兩年的露營期間,
我們經歷兩個夏天,許多個颱風,
颱風警報發佈時,
我們將所有家當集中,
墊高,蓋帆布,壓石頭,綁繩子,
迎接颱風風雨的進入。
我們經歷兩個夏天,許多個颱風,
颱風警報發佈時,
我們將所有家當集中,
墊高,蓋帆布,壓石頭,綁繩子,
迎接颱風風雨的進入。
人就躲在一個磚牆砌的矮小空間裡,
度過颱風的日與夜,
這空間原本是用來當室內衛浴,
砌了80公分高的磚牆,
後來發現乾式廁所在室外很適合,
洗澡也有一個半戶外綠意圍繞的地方,
於是就把小空間架上木板,
上方變成起居空間,
下方是儲藏室...兼避難空間。
這樣的房屋狀態就像涼亭,
外面風多大,裡面就多大,
外面雨多少,裡面就多少,
整個地面、牆面都是濕的,
落葉被風雨掃入房子裡,
地面開始積水。
我們會趁風雨小的時候從小空間鑽出來,
查看帆布有沒有被吹開的,石頭重新壓好,
撿一撿排水口落葉,讓積水消退,
有風雨空檔也順便把三餐料理起來,
躲起來吃。
有一個颱風花了幾天經過,
回南的颱風尾又掃了好幾天,
我們待在小空間中手腳不能伸展,
一直期待颱風大神快快走。
有一陣子颱風來了走了,
我們清掃落葉,搬開石頭,打開帆布,
把濕掉的東西拿出來晾乾,
東西歸位,帆布晾乾收好,
然後颱風警報又來了,
這樣反反覆覆兩個月。
有一次我們將所有東西曬乾、歸位,
正要重新恢復日常生活,
颱風離開後引起的氣流忽然降臨,
一陣大風大雨,
將所有歸位的物品都淋個濕透,
包括那些原本沒有淋濕的東西,
像是床墊、睡袋、枕頭。
我們相望無語,
面對大自然,唯有臣服。
在單車旅行的時候,
我們在大草原遇到無處躲藏的大雨、閃電和冰雹;
遭遇日復一日,時時刻刻,
似乎永無止境的強大逆風;
也曾在野地的帳棚裡,
度過三天兩夜宛如颱風的暴風雨,
這些經歷讓我們在用盡所有方法皆無用之後,
放下抗拒,學會接受,臣服,
然後就能找到繼續前進的方式。
風雨過後收拾好東西,收拾好心情,
拿起蓋房子的工具,
一錘一錘的繼續動手蓋房子。
每當做好防颱準備工作,
要迎接狂風暴雨的前一刻,
都會被傍晚絢麗燦爛的火燒雲,
吸引到農園土地上欣賞個夠,
彷彿所有的辛苦,
都被如此美景所撫平。
度過颱風的日與夜,
這空間原本是用來當室內衛浴,
砌了80公分高的磚牆,
後來發現乾式廁所在室外很適合,
洗澡也有一個半戶外綠意圍繞的地方,
於是就把小空間架上木板,
上方變成起居空間,
下方是儲藏室...兼避難空間。
這樣的房屋狀態就像涼亭,
外面風多大,裡面就多大,
外面雨多少,裡面就多少,
整個地面、牆面都是濕的,
落葉被風雨掃入房子裡,
地面開始積水。
我們會趁風雨小的時候從小空間鑽出來,
查看帆布有沒有被吹開的,石頭重新壓好,
撿一撿排水口落葉,讓積水消退,
有風雨空檔也順便把三餐料理起來,
躲起來吃。
有一個颱風花了幾天經過,
回南的颱風尾又掃了好幾天,
我們待在小空間中手腳不能伸展,
一直期待颱風大神快快走。
有一陣子颱風來了走了,
我們清掃落葉,搬開石頭,打開帆布,
把濕掉的東西拿出來晾乾,
東西歸位,帆布晾乾收好,
然後颱風警報又來了,
這樣反反覆覆兩個月。
有一次我們將所有東西曬乾、歸位,
正要重新恢復日常生活,
颱風離開後引起的氣流忽然降臨,
一陣大風大雨,
將所有歸位的物品都淋個濕透,
包括那些原本沒有淋濕的東西,
像是床墊、睡袋、枕頭。
我們相望無語,
面對大自然,唯有臣服。
在單車旅行的時候,
我們在大草原遇到無處躲藏的大雨、閃電和冰雹;
遭遇日復一日,時時刻刻,
似乎永無止境的強大逆風;
也曾在野地的帳棚裡,
度過三天兩夜宛如颱風的暴風雨,
這些經歷讓我們在用盡所有方法皆無用之後,
放下抗拒,學會接受,臣服,
然後就能找到繼續前進的方式。
風雨過後收拾好東西,收拾好心情,
拿起蓋房子的工具,
一錘一錘的繼續動手蓋房子。
每當做好防颱準備工作,
要迎接狂風暴雨的前一刻,
都會被傍晚絢麗燦爛的火燒雲,
吸引到農園土地上欣賞個夠,
彷彿所有的辛苦,
都被如此美景所撫平。
留言
張貼留言